微软转型云计算
从鲍尔默时代的“服务+设备”到纳德拉时代的“移动为先,云为先”,微软公司正在经历着一次战略转型。
从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的股价走势来看,相对于陷入泥潭的惠普和转型艰难的IBM,微软公司已经在摆脱传统路径向云计算转型方面显露成功迹象。
云计算的技术背景其实就是硬件性能在不断提升的同时,CPU计算资源的日益浪费,目前信息系统中无论是后台服务器还是前台终端的CPU利用率大概只有20%,从而产生了节约哟过户的IT投入以避免闲置浪费而“变革”计算模式的需要。
对于用户来说,这种避免闲置浪费的变革就是通过虚拟技术复用硬件和系统软件,可以通过“租”而非“购买”的方式使用软件和服务器等硬件,这对于减低用户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和提高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来说是一种价值。对于很多普通互联网用户来说,对云计算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使用服务器上的计算功能和存储数据。考虑到不同类型终端状态管理早已成熟,“跨屏同步”只有在云计算时代才能实现。虽然对于不同类型的终端使用模式早有不同的定位,但“云”的价值就在于“多屏一云”。
负责微软企业和云计算业务的纳德拉被提升为公司的CEO后,曾这样处理应用的大型计算机门槛被迅速降低,这引发的办公自动化领域的革命又反过来促成了PC时代的到来。
如今计算机用户日常使用的办公软件Office产品里的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简报制作PowerPoint和电子邮件Outlook。实际上,从1979年以来,在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唯一和重大改进就是“所见即所得”。
也正是几乎每一台PC上都必然要使用到办公软件Office,让微软公司Office的文档格式成为“事实标准”。正因为涉及公司核心竞争力,微软的办公软件产品的版面算法至今不公开,也因此从来没有一款其他公司的Office。相比之下,PDF文档格式的早期出现与美国律师业对法律文书的要求有关,同样的文字内容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打印出来后必须是:“在阳光下两张纸的内容严丝合缝”。